記者近日從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中心了解到,從明年1月1日起到2014年底,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將從氧化鋁行業、鉻化工和鹽堿化工切入,開展鋁/鉻亞熔鹽清潔生產共性關鍵技術項目攻關,推動重化工業從末端治理向以源頭減污為主的全過程污染控制的戰略轉變。目前該中心正在進行該項目的申報工作,申報受理截止日期為今年12月16日。
申報中心負責該項目申報工作的王順兵告訴記者,重化工業節能減排是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環節,為此科技部將鋁/鉻亞熔鹽清潔生產共性關鍵技術列入“863計劃”攻關項目,以此從源頭控制我國重化工業的節能降耗減排,建立適合我國資源特色的源頭污染控制核心技術與循環經濟集成技術。
據了解,我國是氧化鋁、鉻鹽、純堿的生產大國,每年產生赤泥3000萬噸以上,未經處理的鉻渣高達400萬噸以上,大量鉻渣、堿渣利用率偏低,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嚴重污染環境。
據介紹,該項目共包含4部分研究內容:一是亞熔鹽法氧化鋁清潔生產/赤泥源頭減污關鍵技術與應用集成系統,將重點研發赤泥中堿鋁高效回收等技術,*終實現中低品位鋁土礦的氧化鋁工業回收率>90%,氧化鋁產品綜合能耗低于拜爾法等的考核目標。
二是亞熔鹽法鉻鹽清潔生產與鉻渣零排放集成技術,重點研發亞熔鹽介質再生循環等技術,*終實現鉻鐵礦鉻轉化率由75%提高至98%以上,能耗下降20%,鉻渣源頭減量80%,建成鉻鹽清潔生產大規模產業化示范工程,并實現連續穩定運行的考核目標。
三是鹽堿化工酸堿聯產—再生循環與堿渣零排放集成技術,將重點研發氨介質與中間體循環再生等技術,*終實現工藝過程無蒸氨廢渣、廢液產生,氯化鈉利用率達到90%以上,建成萬噸級純堿清潔生產裝置并實現連續穩定運行等考核目標。
四是建立亞熔鹽化工冶金清潔生產共性關鍵技術平臺,形成亞熔鹽共性技術工藝設計規范和行業技術標準。
王順兵表示,為了使這些技術盡快實現產業化,為重化工業清潔生產作出貢獻,項目要求產學研聯合申報,由國家撥經費4000萬元,申請單位將自籌經費不低于8000萬元。